郑严
纳兰性德诗词
鉴堂
诗词大赛
关于秋天的诗句古诗
中秋节古诗词
描写柳树的诗句
葛胜仲
孔绍安
司马相如
王氏
王苏苏
王建
婚 诗词
刘洞
阎尔梅
写湖
刘兼
王居安
描写山河风光的古诗
仲秋诗词
小学关于草的诗句
小阿蒙
郑綮
名诗句
杜牧的古诗
南北代
赵宰
胡祗遹
卢携
歌颂友情的诗句
刘畋
赵氏2
传统节日的诗句
慧净
施酒监
中秋
中秋节诗词
庭前菊
# 古诗大全 #
@ 韦庄
@ 唐朝
@ 咏物
@ 菊花
@ 思乡
庭前菊原文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庭前菊拼音解读
wéi yì zhǎng ān làn màn kāi ,wǒ jīn yí ěr mǎn tíng zāi 。
hóng lán mò xiào qīng qīng sè ,céng xiàng lóng shān fàn jiǔ lá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庭前菊注释
①烂熳:同“烂漫”。 ②龙山:据《晋书·孟嘉列传》载,九月九日重阳节,桓温曾大聚佐僚于龙山。后遂以“龙山会”称重阳登高聚会。
庭前菊评析
这首咏菊诗所吟咏的并不是开放的花朵,而是生长之中的菊花。诗人借此以表达思乡之情。“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诗人以面对菊花的拟人口吻说道:“为了追忆长安遍处开放的胜景,我把你们(指菊花)移植过来,载满了庭院。”韦庄是长安人,曾漂泊过很多地方,诗词中常表现出思乡之念。唐代长安城中,菊花栽种得非常普遍。黄巢诗云:“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虽非实写,但也是一种间接的反映。后两句“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也是以拟人的口吻,转而对旁边的兰花说道:“不要笑话菊花现在青青的颜色,她们将会在秋天的登高欢会中开放,成为隐逸高洁之趣的象征。”可以看出,此诗实际有两重主题,一是思乡,一是羡慕菊花的高洁不俗。
猜你喜欢的诗词
热门诗词推荐
杂诗(可怜青铜镜)
山人劝酒(劝酒相欢不知老)
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庆清朝慢(调雨为酥)
人月圆(惊回一枕当年梦)
国门东(车马匆匆)
登徒子好色赋并序(大夫登徒子侍於楚王)
1
齐天乐·送童瓮天兵后归杭
2
偈一(菩提本非树)
3
封燕然山铭
4
鹦鹉(莫恨雕笼翠羽残)
5
听雨
6
箴作诗者(倚马休夸速藻佳)
7
别东林寺僧
8
长安遇冯著
韦庄(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是诗人韦应物的后代。早年屡试不第,直到乾宁元年(894)年近六十方考取进士,任校书郎。李询为两川宣瑜和协使,召为判官,奉使入蜀,归朝后升任左补阙。天复元年(901),入蜀为王建掌书记,自此终身仕蜀。天祐四年(907)劝王建称帝,为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定开国制度。官终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工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其律诗,圆稳整赡,音调浏亮,绝句情致深婉,包蕴丰厚,发人深思;尤工词,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其词多写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上层社会之冶游享乐生活及离情别绪,善用白描手法,词风清丽。《全唐诗》录存其诗六卷,录诗三百一十六首。另有《浣花词》辑本,存词五十五首。
2033 阅读
朝代:唐朝 诗人:韦庄 类别:咏物,菊花,思乡
发表评论
取消@TA
提交
用户见解展示
0条
暂无用户发表对该诗词的见解,快来发表您的见解吧!
一周
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