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卜者
丁持正
描写母爱的诗句 古诗
王维的古诗
王楙
表现母爱的诗句
八骏图的诗词
裴诚
松洲
中元节
同情
郑述诚
张榘
方愚
李
古诗文名句
洞庭龙君
流沙河
5首古诗翻译及赏析
羊昭业
孟子及弟子
道边
诗词欣赏
蒋思恭
诗句赏析
密陀僧
就会
吴士矩
美食古诗词名句
李涉
关于骊山的诗词
踏青
描写10月的诗词
陈恕可
边塞诗句
曾布
奥敦周卿
母亲
古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 苏洵
@ 宋代
@ 辞赋精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
诗人:苏洵 朝代:宋代 浏览:573
《六国论》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代
@ 辞赋精选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象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
诗人:苏轼 朝代:宋代 浏览:549
《方山子传》
# 古诗大全 #
@ 王安石
@ 宋代
@ 辞赋精选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诗人:王安石 朝代:宋代 浏览:651
《读孟尝君传》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代
@ 辞赋精选
轼每读《诗》至《鸱枭》,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诗人:苏轼 朝代:宋代 浏览:635
《上梅直讲书》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代
@ 辞赋精选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
诗人:苏轼 朝代:宋代 浏览:731
《晁错论》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代
@ 辞赋精选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
诗人:苏轼 朝代:宋代 浏览:177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代
@ 辞赋精选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
诗人:苏轼 朝代:宋代 浏览:697
《三槐堂铭》
# 古诗大全 #
@ 王安石
@ 宋代
@ 辞赋精选
江之南有贤人焉,字子固,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淮之南有贤人焉,字正之,非今所谓贤人者,予慕而友之。二贤人者,足未尝相过也,口未尝相语也,辞币未尝相接也。其师若友,岂尽同哉?予考其言行,其不相似者,何其少也!曰,学圣人而已矣。学圣人,则其师若友,必学圣人者。圣人之言行岂有二哉?其相似也适然。 予在淮南,
诗人:王安石 朝代:宋代 浏览:646
《同学一首别子固》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代
@ 辞赋精选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
诗人:苏轼 朝代:宋代 浏览:493
《潮州韩文公庙碑》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代
@ 辞赋精选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
诗人:苏轼 朝代:宋代 浏览:447
《放鹤亭记》
首页
上一页
1061
1062
1063
1064
1065
1066
1067
1068
1069
1070
下一页
末页
一周
月度
友情链接:
诗零网
名桩古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