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古诗
谈迁
张祜
费唐臣
道源
中秋诗歌
左丘明
钱福
陈翥
景翩翩
仲殊
郑文妻
沈鹏
品质
状元 诗句
西湖的诗句
关于风的诗句
桑葚的诗词
关于雪景的诗歌
柳亚子
描写秋的诗句
徐威
当代
黄昏
聂冠卿
高明
绿的诗句
描写细雨的诗词
宴会
刘泾
大自然
描写春节的诗句
古代诗歌阅读西江月
何光远
礼赞
古诗词口号
雪诗词
秋月的诗句
古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 章良能
@ 清朝
@ 春天
@ 婉约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阑红芍药,已抽簪。雨馀风软碎鸣禽。迟迟日,犹带一分阴。往事莫沉吟。身间时序好,且登临。旧游无处不堪寻。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诗人:章良能 朝代:清朝 浏览:530
《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 古诗大全 #
@ 韦庄
@ 宋朝
@ 春天
春欲晚,戏蝶游蜂花烂熳。日落谢家池馆,柳丝金缕断。睡觉绿鬟风乱,画屏云雨散。闲倚博山长叹,泪流沾皓腕。
诗人:韦庄 朝代:宋朝 浏览:388
《归国遥·春欲晚》
# 古诗大全 #
@ 白居易
@ 南北朝
@ 春天
@ 西湖
西湖的春天,像一幅醉人的风景画,三面群山环抱中的湖面,汪汪一碧,水平如镜。群峰上,松树密密麻麻排满山面,千山万峰显得一派苍翠。一轮圆月映入水中,好像一颗明珠,晶莹透亮,跳荡悬浮。 早稻初生,似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上面铺满厚厚的丝绒线头;蒲叶披风,像少女身上飘曳的罗带群幅。一幅格调清新的山水画图展现眼前,诗人
诗人:白居易 朝代:南北朝 浏览:389
《春题湖上》
# 古诗大全 #
@ 顾太清
@ 先秦
@ 七夕节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为云林所绘《闰七夕联吟图》的仕女图。七夕联吟的是画的主题,所以词人从七夕写起。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佳期,银河的鹊桥架起来了。因为作画之时时逢闰七月,有了两个佳期,桥也再次“重驾”,而人间也有了两次乞巧活动,女子们希望乞得终生幸福,找
诗人:顾太清 朝代:先秦 浏览:268
《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 古诗大全 #
@ 李清照
@ 清朝
@ 宋词精选
@ 七夕节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郁积于内的离愁别恨。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词首从人间的七夕着笔,写周围环境的沉寂和抒发主人公孤独痛苦的心情。词人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大兴夸张之笔,说那几张飘然落地的梧桐老叶是。呜蛩”所“惊落”,极写出万籁俱静的环境特点
诗人:李清照 朝代:清朝 浏览:728
《行香子·七夕》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朝
@ 咏物
@ 寓言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⑵。拊⑶床而止⑷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⑸中空。嘐嘐聱聱⑹,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⑺而不得去者也。”发⑻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⑼,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也?向为何声,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浏览:682
《黠鼠赋·苏子夜坐》
# 古诗大全 #
@ 王守仁
@ 魏晋
@ 春天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忽向山中怀旧侣,几从洞口梦烟萝。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
诗人:王守仁 朝代:魏晋 浏览:467
《春晴》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朝
绍圣元年[1]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2]游白水[3]佛迹院,浴于汤池[4],热甚,其源殆[5]可熟[26]物。 循[6]山而东,少北[7],有悬水[8]百仞[27],山八九折[9],折处辄[10]为潭,深者缒石[24]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11],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浏览:582
《游白水书付过》
# 古诗大全 #
@ 辛弃疾
@ 清朝
@ 春天
@ 写风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诗人:辛弃疾 朝代:清朝 浏览:670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 古诗大全 #
@ 佚名
@ 先秦
@ 古文观止
文章记叙赵威后接见齐国使者的一次谈话。 文章之奇,在于通篇只是记言。既无一句人物外貌、举止、行为、心态之类的描写,也无任何环境烘托或细节刻画,只紧扣题目中一个“问”字 ,主要写赵威后的七次提问,就鲜明而传神地勾画出一位洞悉别国政治民情、明察贤愚是非、具有高度民本主义思想的女政治家形象。写七问又非一气连问,而
诗人:佚名 朝代:先秦 浏览:362
《赵威后问齐使》
首页
上一页
2499
2500
2501
2502
2503
2504
2505
2506
2507
2508
下一页
末页
一周
月度
友情链接:
诗零网
名桩古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