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鸟的诗句
季子安
李好古
诗经简介
舒元舆
周敦颐
曹操诗词
张韫
杨冠卿
刘鼎臣妻
林季仲
邻道场人
叶 诗词
陈羽
关于幼儿的诗歌
高中必背古诗文
李白诗词
古诗的故事
祖可
关于四大名著的诗词
北大诗词
形容生病 诗词
隐士
中秋节古诗词
讽喻
马乂
徐田臣
离情别绪的古诗
陈涉
百兰
卫光一
刘细君
腊八
毛泽东的诗词
伯颜
净圆
幼儿诗歌
古诗十九首原文
古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 佚名
@ 宋朝
@ 婉约
@ 女子
@ 怀人
为甚夜来添病,强临宝镜,憔悴娇慵。一任钗横鬓乱,永日熏风。恼脂消榴红径里,羞玉减蝶粉丛中。思悠悠,垂帘独坐,传遍熏笼。朦胧。玉人不见,罗裁囊寄,锦写笺封。约在春归,夏来依旧各西东。粉墙花影来疑是,罗帐雨梦断成空。最难忘,屏边瞥见,野外相逢。
诗人:佚名 朝代:宋朝 浏览:2089
《玉蝴蝶·为甚夜来添病》
# 古诗大全 #
@ 郑遨
@ 唐朝
@ 女子
@ 讽刺
@ 忧国忧民
此诗语言清浅,讽旨颇深。诗人仅仅抓住富室女子首饰之华美珍贵这样一个典型事物进行渲染,深刻地揭露出贵戚显宦、地主富室生活的奢靡浮华。 不仅如此,含蓄也当是此诗的一个艺术特色。诗写一个富室女子的两片云髻就花费了“数乡”农民所缴纳的赋税,这就说明,她们所挥霍的并非他物,而是广大农民的血汗钱,从而以诗的语言形象地揭
诗人:郑遨 朝代:唐朝 浏览:2491
《富贵曲》
# 古诗大全 #
@ 流沙河
@ 近代
@ 女子
【吾家】 荒原有谁来! 点点斑斑,小路起青苔。 金风排遣落叶, 飘到窗前,纷纷如催债。 失学的娇女牧鹅归, 苦命的乖儿摘野菜。 檐下坐贤妻, 一针针为我补破鞋。 秋花红艳无心赏, 贫贱夫妻百事哀。
诗人:流沙河 朝代:近代 浏览:2930
《吾家(荒原有谁来)》
# 古诗大全 #
@ 李白
@ 唐朝
@ 思念
@ 乐府
@ 女子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西池。 风摧寒棕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诗人:李白 朝代:唐朝 浏览:1529
《独不见(白马谁家子)》
# 古诗大全 #
@ 王维
@ 唐朝
@ 思念
@ 女子
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 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
诗人:王维 朝代:唐朝 浏览:4594
《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
# 古诗大全 #
@ 韦元甫
@ 唐朝
@ 乐府
@ 女子
@ 赞颂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 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 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 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 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 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 父母见木
诗人:韦元甫 朝代:唐朝 浏览:1661
《木兰歌》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朝
@ 咏物
@ 美人
@ 女子
@ 杨柳
【洞仙歌】 江南腊尽, 早梅花开后。 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 自有入格风流。 仍更是、 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 尽日无人, 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 绿叶成阴, 无箇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 便吹散眉间, 一点春皱。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浏览:3452
《洞仙歌(江南腊尽)》
# 古诗大全 #
@ 贺铸
@ 宋朝
@ 女子
@ 怀人
有人说,中国古代抒情诗词中很少有主词,这首也是如此。读者只有根据抒情主人公的口吻、语气、举动及她身边的器物等等来推断性别,身份。这首词抒情主人公似应是一位怀人的女子。 上片开首两句是说风清月圆,正是良辰美景,令人赏心悦目。接下去两句却意绪陡转,“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风月好不好,其实不在于风月,而在于人
诗人:贺铸 朝代:宋朝 浏览:4925
《愁风月》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朝
@ 宋词三百首
@ 女子
@ 生活
@ 感叹
@ 人生
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浏览:2628
《洞仙歌·冰肌玉骨》
# 古诗大全 #
@ 贯休
@ 唐朝
@ 写鸟
@ 女子
@ 怀人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铛。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诗人:贯休 朝代:唐朝 浏览:4649
《善哉行·伤古曲无知音》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末页
一周
月度
友情链接:
诗零网
名桩古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