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朝光
有关
陈诜
旷达的诗句
自由
有关诗句的句子
张孝祥
中国古诗词大赛
诗经小雅北山反映了奴隶社会的那种社会制度
自强不息
刘赞
喻坦之
赞美长城的 古诗
班固 撰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思乡的诗句
春晓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杨持
李咸用
带悠字的诗句
大雁
必背古诗80首
刘贵翁
秋风
邓肃
顾云
刘恒
乔吉
张鎡
苏轼
霍光诗词
谢仲宣
岑参
豪放
小学四年级古诗大全
宋齐丘
花的诗句
王广文
古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 刘克庄
@ 宋朝
@ 宋词三百首
@ 豪放
@ 壮志
@ 送别
@ 勉励
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今把作、握蛇骑虎。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算事业、须由人做。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空目送,塞鸿去。
诗人:刘克庄 朝代:宋朝 浏览:2990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朝
@ 孤独
@ 伤春
@ 少女
蝶懒莺慵春过半。花落狂风,小院残红满。午醉未醒红日晚,黄昏帘幕无人卷。 云鬓鬅松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未信此情难系绊,杨花犹有东风管。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浏览:4392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 古诗大全 #
@ 周纯
@ 宋朝
@ 题画
@ 咏物
这是为画着梅花扇子题写的一首小令,属于咏物之作,借梅扇写春情,也有一番巧思。 上片写持扇而观时见画思人的内心活动,以扇上梅花与意中人面联系比较,表露对伊人的倾慕爱恋之情。句意是:梅花的标致就像有才华的伊人的面貌,如今伊人被画在可以吹拂春风的扇页上。伊人的面貌就象梅花一样美好,只是应该承认,梅花却不能理解人的
诗人:周纯 朝代:宋朝 浏览:269
《菩萨蛮·题梅扇》
# 古诗大全 #
@ 苏轼
@ 宋朝
@ 小学文言文
@ 故事
@ 寓言
@ 寓理
@ 考试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 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能克其家?” 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 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之罪。” 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 其
诗人:苏轼 朝代:宋朝 浏览:430
《富人之子》
# 古诗大全 #
@ 孔平仲
@ 宋朝
@ 古诗三百首
@ 抒怀
@ 农事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谷登场。 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诗人:孔平仲 朝代:宋朝 浏览:1328
《禾熟(百里西风禾黍香)》
# 古诗大全 #
@ 李煜
@ 宋朝
@ 写马
@ 婉约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诗人:李煜 朝代:宋朝 浏览:4679
《忆江南·多少恨》
# 古诗大全 #
@ 苏庠
@ 宋朝
【鹧鸪天】 枫落河梁野水秋,澹烟衰草接郊丘。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天杳杳,路悠悠。钿筝歌扇等闲休。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蓉叶叶愁。
诗人:苏庠 朝代:宋朝 浏览:3943
《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 古诗大全 #
@ 辛弃疾
@ 宋朝
@ 咏史怀古
@ 写景
@ 抒情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去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诗人:辛弃疾 朝代:宋朝 浏览:3066
《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宋朝
@ 宋词三百首
@ 豪放
@ 咏史怀古
@ 壮志未酬
这首词是作者游苏州灵岩山时所作。开头紧贴“灵岩”之“灵”字,说此山是天上星星坠落而成。“幻”字续写灵岩云树贴天,吴王建宫馆于此的史实。“酸风射眼”转写怀古之情,昭示出吴王之所以败亡的根源。下阕第一句,承上将吴王失败的原因点明,认为范蠡是明智的“倦客”。“问苍波无语”呼应开头,唤起今世之忧。接着感叹自己壮志未酬
诗人:吴文英 朝代:宋朝 浏览:502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 古诗大全 #
@ 严仁
@ 宋朝
@ 婉约
@ 写景
@ 惜别
离愁别恨,也是一个亘古常新的主题。但在写法上却各有不同,因而词的艺术感染力也就各异。严仁的这首词,以借景抒情取胜。 “一曲危弦断客肠”。写楼上别筵情景:宴席将散,一曲哀弦,愁肠欲断。万种愁情,借琴曲传出,令人魄荡魂销。首句便给通篇定下了基调,接着,作者又将笔对准到河桥附近的帆船上:人已进船,船舵和桅、“一转
诗人:严仁 朝代:宋朝 浏览:2709
《鹧鸪天·惜别》
首页
上一页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下一页
末页
一周
月度
友情链接:
诗零网
名桩古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