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全集
田锡
岁欲
李廌
吉师老
怜悯
状元 诗句
现代诗歌大全
许宣平
黄谈
李延陵
祝贺
王守仁
仁厚的古诗词
修睦
张鎡
魏初
胡权
柳曾
李瀚2
苏曼殊
郑符
带着
螽斯 诗经
刘仁父
卢士衡
小学生1-6年级古诗
古诗中的莲花
仇远
诗经白华
赵崇嶓
白贲
石季武
张白
贾应
韩璜
北雁
关于秋的诗词
古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 刘辰翁
@ 清朝
@ 中秋节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桂枝香·吹箫人去》是南宋刘辰翁的一首词,在中秋佳节之际,回忆团圆,显示出了词人淡淡的忧伤。
诗人:刘辰翁 朝代:清朝 浏览:650
《桂枝香·吹箫人去》
# 古诗大全 #
@ 佚名
@ 魏晋
@ 中秋节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诗人:佚名 朝代:魏晋 浏览:778
《中秋玩月》
# 古诗大全 #
@ 苏辙
@ 清朝
@ 中秋节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诗人:苏辙 朝代:清朝 浏览:701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 古诗大全 #
@ 纳兰性德
@ 先秦
@ 中秋节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诗人:纳兰性德 朝代:先秦 浏览:328
《琵琶仙·中秋》
# 古诗大全 #
@ 范成大
@ 清朝
@ 豪放
@ 中秋节
@ 月亮
@ 思乡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诗人:范成大 朝代:清朝 浏览:520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 古诗大全 #
@ 查慎行
@ 清朝
@ 中秋节
@ 月夜
@ 写景
@ 写水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如“冯夷宫”、“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句,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描摹得形神兼备。从风收云散,
诗人:查慎行 朝代:清朝 浏览:3492
《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古诗大全 #
@ 吴文英
@ 清朝
@ 中秋节
《新雁过妆楼》,一名《雁过妆楼》。双调,九十九字,上片九句五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阆苑”两句,咏月。题曰“中秋后一夕”,鄞俗,过中秋节在八月十六。吴文英为鄞人,当时或已有此习俗,故作此词以记之。“阆苑”,神仙居处,这里借指月宫。“冰宫”,即广寒宫。“金枢”,星名,即北斗星也;又为月没之处,《文选·木
诗人:吴文英 朝代:清朝 浏览:1706
《新雁过妆楼·中秋后一夕李方庵月庭延客命小妓过新水令坐间赋词》
# 古诗大全 #
@ 李白
@ 唐朝
@ 写景
@ 月亮
@ 思乡
@ 节日
@ 中秋节
@ 初中古诗
@ 唐诗三百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同交欢 一作:相交欢)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诗人:李白 朝代:唐朝 浏览:2091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 古诗大全 #
@ 晏殊
@ 宋朝
@ 中秋节
@ 孤独
@ 羁旅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诗人:晏殊 朝代:宋朝 浏览:4004
《中秋月(十轮霜影转庭梧)》
# 古诗大全 #
@ 张孝祥
@ 清朝
@ 中秋节
首句故事源自唐太宗设文学馆。唐太宗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阎立本画像,褚亮 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诗文中常用“登瀛洲”或“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之一,另二仙
诗人:张孝祥 朝代:清朝 浏览:4317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末页
一周
月度
友情链接:
诗零网
名桩古诗词网